台灣免疫細胞應用協會 -- 抗體效力有限 抗疫新希望:T細胞
正在加載......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各醫療機構細胞治療相關資訊,可上衛生福利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或參考衛生福利部核定之細胞治療技術施行計畫

本協會非醫療單位,亦無聘僱外部顧問,協會人員僅協助提供相關資訊供民眾參考。如有不明人士以本協會名義仲介非法細胞治療,請民眾循合法管道洽醫療機構執行醫師進行細胞治療,切勿相信坊間不實推銷,以維護自身權益。

抗體效力有限 抗疫新希望:T細胞

 

彭博社今天(23日)報導,在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後,抗體成為人們熟悉的用詞,而且也認為抗體是對抗新冠病毒的最大希望。不過,在本週一些重要疫苗發展訊息公佈時,各方焦點轉向另一個過去大家較不熟悉,但在人體免疫反應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T細胞。

瑞典藥廠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 Inc)和合作夥伴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 SE,以及中國康希諾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 Inc.)等,都把接受疫苗者體內出現的這些白血球細胞,視為實驗疫苗展現希望的一大跡象。

彭博社指出,如果深入瞭解最近的研究,T細胞提醒了大家,人體的防禦系統並不只仰賴一項武器,而人們對COVID-19產生的免疫反應仍存在許多未知,尤其是研究人員發現大家最寄予厚望的抗體,可能缺乏持久的效力。

在澳洲領導兩項潛在COVID-19疫苗臨床研究的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助理醫學教授葛里芬(Paul Griffin)說,「抗體只是這個圖像中的一個很小的部份」。他說,「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完全瞭解」人們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

在疫情爆發之初,科學家先是聚焦在抗體上,因為誘發抗體是大多數疫苗成功的基礎。而抗體也較T細胞容易檢測。

不過,一些研究顯示輕症病人體內的抗體可能迅速消失,讓人們對抗體可以產生持久性免疫的希望受到衝擊。

相反的,T細胞可以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記憶過去疾病達數十年的時間,而且在初患病很久以後,還能喚醒新的抗體戰士。例如,在2013年感染到另一種冠狀病毒SARS的人,在17年後對該病仍然擁有T細胞反應。

葛瑞芬說,這顯示T細胞,可能至少在假設上,可以在幾乎20年後,仍然準備要保護這些SARS痊癒者來對抗這項感染,而且可能可以加強他們對COVID-19的抵抗力。他說,「人們可能在患病期間出現較輕微或較短的病程,但不幸的是,我當然不會認為這是足夠的保護。」

一項研究發現,部份COVID-19無症狀病人擁有可以認得這個病毒的T細胞,即使他們身上並未檢測到抗體。另一項研究認為,從未碰過這個病毒的人體內會出現免疫,可能是因他們曾經接觸過引起一般感冒的一種或多種冠狀病毒。

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瞭解,與引發武漢肺炎的新冠病毒出現交叉反應的現有T細胞,是否可以解釋部份COVID病人幾乎不會受影響,而某些病人則病重或甚至死亡。葛瑞芬說,目前清楚的是,抗體和T細胞之間平衡作用是最佳防禦所需。

澳洲昆士蘭貝格霍菲醫學研究院(QIMR Berghof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人類免疫專家史密斯(Corey Smith)說,抗體的持續性短並不代表免疫力完全消退,就是因為有T細胞。

史密斯說,所謂的輔助T細胞或是記憶T細胞和B細胞可以在人體出現嚴重症狀前,引發抗體回應隨後的感染。

史密斯說,新冠病毒,就像其他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一樣,可能有躲避抗體的方法,導致二次感染。他說,「但是,人們有足夠的分子免疫能力,去抑制任何嚴重的症狀。」

或許人們未來會發現,T細胞是最終可以征服這場疫情的主要武器。

如果人們不能根除新冠病毒,那麼它是否最終會變成另一種傳播病毒,另一種感冒病毒?史密斯說,「我不確定,但這將是有趣的。」

文章出處:新浪新聞

 


gotop